400-13675326
400-13675326
时间:2023-09-16 09:08:04
球王会与9月8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23年度启动仪式同时举行的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第五届理事会首次签约仪式,是一曲爱心善举的“大合奏”。
签订的协议内涵丰富。第五届理事会首次签约共签署了11份协议球王会。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签约的主体共有12个单位,有地方党政机关,有社会组织,有企业,有律师事务所;其中,律师界有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北京市律师协会和6家律师事务所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签约,充分体现了法律工作者对法律援助的特别关爱与支持。合作的内容涉及法治市县建设、公益法律服务特别是法律援助项目的开发和运行、志愿服务的开展、相关理论研究等,体现了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签约单位为支持公益法律服务拼尽了全力,捐赠资金的挖尽潜力,捐赠物品的倾其所有,捐赠服务的尽其所能,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社会各界齐心合力做慈善的生动画面。
实现签约人的期待,基金会责无旁贷。协议表达了签约人的心愿;但协议只是纸上文书,美好的期待有待辛勤工作才能实现。为此,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认真、全面、及时落实协议履行责任:一是要积极配合落实国家有关公益捐赠的优惠政策;二是要不折不扣落实《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关于鼓励支持本基金会法律援助的规定》中的相关鼓励内容;三是认真商讨落实协议约定的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协议履行中出现的问题;四是向对方当事人及时、客观、全面介绍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工作情况,保障对方当事人的知情权、监督权、工作建议权。
乘势而上,努力开创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工作新局面。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主题教育中,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形成了以服务、募资、宣传、质效“四个工程”建设为主线的新思路。第五届理事会首次签约仪式的举行,是“四个工程”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签署的11份协议,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下一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秘书处作为公益平台机构,将发挥社会各方做公益的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奏响公益法律服务特别是法律援助更宏大的乐章。
山东省沂源县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开展深入合作,是双方本着共建共治共享原则,携手共促法治建设提质扩面增效的务实之举,必将充分发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切实推动沂源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局面。
开展好法律援助工作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沂源县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严格落实法律援助法、《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以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为主线,坚持问需于民、问忧于民,紧密结合353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建设,推动法律援助载体下沉、力量下沉、服务下沉,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数量年均增长40%。
下一步,沂源县将抢抓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合作的有利契机,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落实党中央和省市法治建设部署要求,持续深化全面依法治县,扎实做好法律援助资源向农村偏远地区延伸,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依法治市贡献更多沂源力量。
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投身脱贫攻坚,是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从2012年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一直秉承的理念。十多年时间里,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选派优秀挂职干部、捐赠帮扶资金、进行产业帮扶等多种方式帮助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保障群众增收致富,稳步向着乡村振兴目标迈进。
随着经济发展,白水县在生产生活中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创新帮扶思路和方法,通过与白水县政府、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合作,深入开展“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助力白水县法治水平提升。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拥有丰富经验,取得显著成效,为解决法律服务资源短缺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通过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白水县政府、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三方合作球王会,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水平和能力,践行法治为民,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助力白水县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律师队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律师协会通过政策引导球王会、搭建平台、推树典型等方式,鼓励、支持广大律师投身公益法律服务事业。近年来,市律协组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团、疫情防控法律专家顾问组等20余个律师服务团,为举办冬奥盛会、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提供法治保障;成立“巾帼维权·送法到家”女律师以案释法宣讲团、“青年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团”等多个公益为民法律服务团,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和公益咨询活动,送法到百姓身边。
自“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开展以来,已有270余位北京律师参与其中。今年,市律协组织9家律所在西藏无律师县开设分所,为边远地区人民群众送去法治温暖。约2000名村居法律顾问律师,为全市6962个村居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北京律师每年办理约2万件法律援助案件;通过“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万人次解答法律问题,为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北京律师力量。
下一步,北京市律协将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引领作用,鼓励并引导广大律师积极履行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公益法律服务资源优势,搭建好公益法律服务平台。这次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目的是在更高的平台上为律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拓展工作渠道,努力把北京律师的公益法律服务水平再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北京市律协将发挥好律师专业特长和优势,在公益之路上砥砺深耕,不断提升公益法律服务理念和法律服务质量,使公益法律服务进一步惠民增效,不断强化行业组织支撑,积极推动协议取得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进一步联起手来,深度合作,共同为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直以来,调解制度作为便捷高效的解纷措施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达10.67亿。互联网已深入到家家户户,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网上充斥着大量因矛盾纠纷引发的网络事件,仅2022年全年,全网关于“消费维权”的信息量就高达4829.4万条,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基于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和虚拟特性,以及社会上各种多元化思潮的叠加,大量矛盾纠纷呈现到网上极易发酵,增加了矛盾激化的可能性,较之以前的矛盾纠纷,其危害性、影响性都更大。
为此,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共同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创新建立互联网法律援助调解机制,结合互联点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将网络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引入原法律援助的框架,以法律援助的模式积极开展互联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近年来,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积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网络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与30余家互联网企业共同签署了调解公约,未来将进一步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携手做好“金盾网络矛盾纠纷调解公益法律服务项目”工作。
盈科律师事务所成立至今,坚持践行“党建引领、公益先行”的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活动,通过成立公益基金、开展法律援助、普法宣传、捐资助学、助农惠农等多种形式,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作为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盈科律师事务所积极配合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在新疆、海南、贵州三地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为破解法律服务区域发展不均衡、个别区域律师资源匮乏等问题,盈科律师事务所自主研发的数智化平台“盈科AI无人律所”智能空间站,通过“物联网+新媒体+视频+AI”的方式,依托盈科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网络与盈科中国区111家律师事务所的超15000名优秀律师,实现了“法律需求”与“优质律师服务资源”之间的跨时空双向对接,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为助力乡村振兴,盈科律师事务所与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达成“一村一所”帮扶合作,成立了盈科乡村振兴法律服务中心,并开发智能在线体检工具——“乡村企业法治体检”AI智能体检程序,以专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助力推进乡村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
法律援助工作是民生工程,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能力逐步增强,既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也解决了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体现了法治的“温度”。
国浩律师事务所是国内连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至今的律师事务所。多年来,国浩律师事务所始终以专业服务践行公平正义、深入基层助力解纷、火线驰援赈灾救灾、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等。国浩律师事务所亦创新法律援助模式,不断提升法律援助质量,在西藏设立国浩律师(拉孜)事务所,助力解决“无律师县”问题,并将法律公益行动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化;在全国律师界率先成立“民法典百人宣讲团”,撰写文章及专业解析,为社会各界提供民法典宣讲活动逾200场次,受众人数逾252万人次;创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人民调解组织;承办专门为心智障碍者设计和服务的慈善信托项目;长期免费担任众多公益组织的法律顾问等。
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当事人权益,是国浩律师事务所践行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合作,将成为国浩律师事务所拓展法律援助领域和视角、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贡献更大力量的新起点。
金杜律师事务所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促进公益法律服务、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宗旨,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同时,将公益事业融入事务所发展的血脉。
金杜律师事务所早在1995年即开展教育领域的公益活动,在多所高校设立奖学金、教育发展基金;自2005年开始,发起“金色童年计划”,在全国捐建16家“金杜课堂”,为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提供支持;自2008年开始,金杜律师事务所对口支持北京市延庆区“惠农公益法律服务”项目。
2008年,经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批准,金杜发起设立了公益基金会。近年来,金杜律师事务所注重将律师的专业优势与履行社会责任更加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多种社会公益活动和项目,如积极参与“西部律师研修计划”(5年),支持湘潭律协开展“金杜·薪火——湘潭市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项目”,与西藏自治区律协共同启动“金杜—西藏青年律师成长计划项目”,连续三年响应北京朝阳区CBD对口支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相关县旗的捐助活动等。
近期,金杜积极响应和参与“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向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捐赠设立“金杜公益法律服务专项基金”,期待通过提供公益的专业培训服务,帮助中西部律师提升职业素养及能力,为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法律服务需求贡献力量。
达达律师事务所专注于重大复杂案件的争议解决业务,包括重大复杂的民商事诉讼、行政诉讼及刑事案件。多年来,达达律师事务所在各级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代理了2000多起重大复杂的民商事诉讼、仲裁案件,以及上百起重大刑事辩护案件,客户范围涉及各行业众多知名企业。
达达律师事务所在提供法律援助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达达律师事务所长期专注于重大复杂的争议解决业务,擅长处理复杂纠纷,而法援服务所涉及的大量事项也与复杂纠纷密切相关,因此达达律师事务所在保证高质量的法援服务方面有自身专业优势;二是达达律师事务所长期从事公益法律服务,具有丰富的公益法律服务经验。多年来,达达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市相关信访评查化解工作贡献智慧和方案,主动承接数十起重大复杂疑难信访案件,经评查化解,形成案例和模式,为多元评查化解相关信访工作“北京模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广泛好评。
达达律师事务所在自身正常执业的同时,还长期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未来,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指导和支持下,达达律师事务所将持续为全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能够成为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合作伙伴,于道可特律师事务所而言,既是一份荣幸,让我们能与更多同道之人在公益之路上同心、同行;也是一份责任,我们将以积累和专业回馈社会。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宗旨是保障全体公民享受平等的司法保护,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正是其二十多年的不懈拓荒与耕耘,才得以引领、凝聚一股合力,为陷入困境者点燃灯火,让权益受损者找到庇护。而道可特律师事务所正是被这份善意与善举感染,以冠礼之年的热情与干劲,成为这合力中的一股绳、一段钢。
多年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有序、优质地助力中国法律援助公益事业发展。未来,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将参与其各类活动,在五年内向基金会捐赠价值一千万元的资金和服务,支持相关公益法律服务项目。
二十年间,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已从一家小所,成长为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我们坚持以党建促公益谋发展的大局意识,致力于探索一条可持续、有创新、差异化的道可特专业公益模式,深度参与各项法律援助服务,持续推出系列公益法律产品,并组织了各类普法、慈善、环保活动。